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章速递

Nano Today:协同催化策略实现结肠炎的去泛素化酶治疗策略

发布时间: 2025- 04- 15 13: 37浏览次数:

 

近日,杭州医学院重点创新团队梁广吴海滨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合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NANO Today》(D高质量共识期刊IF=13.2)在线发表了题为:Nanozyme engineered ROS-tolerant cysteine active-site for upstream deubiquitylation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研究论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以肠道黏膜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被称为绿色癌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主要亚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 IBD发病率和患者人数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IB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公认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失调、肠道菌群紊乱和环境因素等有关。IBD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持续性腹痛、黏液脓血便、腹泻和肠穿孔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可通过水解泛素和蛋白质底物之间的异肽键,调控蛋白质稳态水平和功能。大量研究表明DUBs失调与IBD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鉴于关键调控作用DUB 有望为 IBD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一种协同催化纳米药物(NADCN)策略,成功解决了去泛素化酶(DUB)活性催化位点在炎症和氧化应激微环境中易失活的关键难题,为炎症性肠病(IBD)的上游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该研究首次将无机纳米酶与DUB重组蛋白结合,创新性提出“活性位点纳米催化保护”策略,在DUB重组蛋白载药疗法的基础上突破性地解决了氧化应激微环境中DUB失活的瓶颈。NADCN不仅为IBD治疗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新方案,也为基于DUB的泛素化调控疗法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杭州医学院梁广研究员该论文的最后通讯作者,吴海滨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兼并列通讯作者,硕士生石书函、徐乐楠为共同第一作者;杭州医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青年人才项目和杭州医学院求真人才启动经费等的支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